
核電重啟指日可待 千億設備市場空間打開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4-12-14 16:33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從國家發改委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,到國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、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“華龍一號”技術方案,再到國務院發布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(2014-2020年)》提出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,這一切都預示著核電重啟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?! I內專家預計,到2020年,我國核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約3000億元,其中設備投資約1500億元。如果設備國產化率達到60%-70%,
核電重啟指日可待 千億設備市場空間打開
【概要描述】從國家發改委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,到國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、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“華龍一號”技術方案,再到國務院發布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(2014-2020年)》提出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,這一切都預示著核電重啟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?! I內專家預計,到2020年,我國核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約3000億元,其中設備投資約1500億元。如果設備國產化率達到60%-70%,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4-12-14 16:33
- 訪問量:
從國家發改委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,到國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、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“華龍一號”技術方案,再到國務院發布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(2014-2020年)》提出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,這一切都預示著核電重啟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。
業內專家預計,到2020年,我國核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約3000億元,其中設備投資約1500億元。如果設備國產化率達到60%-70%,那么國內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將面臨超千億元的巨大蛋糕。
核電重啟進入倒計時
國務院辦公廳11月19日公布了《關于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(2014-2020年)的通知》?!锻ㄖ肪桶踩l展核電指出,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、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,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。
《計劃》提出,到2020年,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,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。這與《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(2011-2020年)》的目標是一致的。
此前的11月3日,國家能源局對福建省發改委、中核集團的請示報告發出復函,同意福建福清5、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“華龍一號”技術方案,盡快驗證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,建設國內示范工程。這更加堅定了市場對核電重啟的預期。
瑞銀證券分析認為,福清5號,6 號機組后續正式開工最關鍵是國務院核準,由于高層領導已多次強調重啟核電項目,在國家能源局確定此項目技術方案之后,獲得國務院審核的進度將會很快。
而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,國家發改委也已經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。本次上報的是要正式通過核準的三個核電站項目的6臺機組,預計最快將在11月通過。
中誠信國際高級分析師呂修磊告訴《中國聯合商報》記者,本次上報的6臺機組應該是分屬于紅沿河、石島灣和福清三個核電站項目,裝機容量大約在700萬千瓦。
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,我國全面叫停了核電項目建設審批。直至2012年10月份,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討論并通過了《核電安全規劃(2011年-2020 年)》,同時還修訂了《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(2011年-2020 年)》。根據《規劃》,到2020年,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,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。
統計數字顯示,目前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有20臺,分布于秦山、嶺澳、大亞灣、田灣、寧德、紅沿河、陽江等7個核電基地。同時,在建核電機組有28臺。在運和在建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4800萬千瓦。
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最近發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核電運行情況顯示,全國核電累計發電量為376.53億千瓦時,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2.59%。
根據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規劃設想,國務院核電自主化工作領導小組提出,到2020年,核電在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中的比例要占到4%,占總發電量的6%,即核電投運規模將達到3600萬-4000萬千瓦。
“到2020年,核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約3000億元,其中設備投資約1500億元。如果設備國產化率達到60%-70%,那么國內核電設備制造企業將面臨超千億元的巨大蛋糕?!痹谥袊穗妵a化論壇上,一位與會人士驚呼,核電設備產業的機會來了!
而此前一位核電設備企業的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,今年是企業最困難的一年,在建項目訂單已經完成得差不多,如果核電新項目審批在明年還不能重啟,很多企業將面臨“斷糧”、無訂單可做的局面。
設備制造商積極備戰
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核電辦主任許連義對《中國聯合商報》記者表示,現在各家企業對于核電設備制造都很積極。當記者問這是否是企業處于利潤考慮時,許連義表示,“不完全是利潤的原因。核電設備生產具有高技術性,只有批量生產才有效益。企業更多的是把制造核電設備看作一個機會,借此證明自己的設備制造能力。另外,這對于企業形象的打造和長期效益都有好處”。顯然,企業希望以生產核電產品、塑造優質品牌來獲得更大的關聯市場。
目前,我國已經確定核電發展應盡快實現大型機組的自主化、國產化和市場化,貫徹“采用先進技術,統一技術路線”的方針,積極推進核電的發展?!队媱潯访鞔_指出,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,重點推進AP1000、CAP1400、高溫氣冷堆、快堆及后處理技術攻關;加快國內自主技術工程驗證,重點建設大型先進壓水堆、高溫氣冷堆重大專項示范工程;積極推進核電基礎理論研究、核安全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和工程建設,完善核燃料循環體系。
國家核電黨組書記、董事長王炳華在2014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向《中國聯合商報》記者透露,CAP1400示范工程在設計、項目評審、項目取證、主設備采購、施工準備等方面均已具備了核準開工條件。國家核電已經向國家能源局提交了項目核準報告,有望在近期開工建設。
據秦山核電的專家介紹,秦山五座反應堆的正常運行期間,每年提供服務的費用約需20億元。而秦山二期設備采購的經驗表明,核級專用設備占設備總數量的25%,占設備總投資的54%;非核級的其它設備占總數量的75%,占總投資的46%。對于生產大量非核級的一般設備企業,市場仍有很大的需求。
但從核電設備制造業分析看,中國核電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。一個核電站有各種系統300余個,需要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數萬臺(套),而我國目前的配套生產廠家非常分散,急需整合和優化配置。這給相關企業進入核電設備產業帶來了機會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相關案例
版權所有@湖南中能建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本網站已支持ipv6訪問 湘ICP備19022712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長沙 后臺管理